交通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,对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随着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我国物流需求整体呈现温和复苏的趋势. 在2023年上半年,上游产销逐渐恢复,社会去库存得到优化,物流管理系统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,供应链各环节逐步畅通,社会物流成本稳中有降。这为推动经济回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.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60万亿元,同比增长4.8%. 物流运行整体呈现企稳趋好态势.
综合来看,供应链上下游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行,物流运行整体呈现企稳趋好的发展状态. 从物流需求结构来看,物流管理系统工业品物流和农产品物流增速总体平稳,为社会物流总额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民生消费物流实现了较快增长,对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。与上年同期相比,民生消费、进口、再生资源等领域物流的贡献率有所提升,合计贡献率近三成,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.4个百分点。这一趋势表明,物流业的结构分化趋势正在显现。
工业领域结构优化,物流需求升级动力明显. 上半年,工业生产持续恢复,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.8%. 从月度看,二季度各月累计同比增长3.6%、3.6%、3.8%,呈总体回升态势。超过六成行业物流总额实现增长,显示工业物流整体回稳的态势相对稳定.
民生消费物流恢复较快,多场景多领域同步改善。上半年,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.0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.1个百分点. 线上线下消费物流同步回升,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.8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.5个百分点. 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超过600亿件,农村电商等重点领域消费物流持续回升.
进口物流量增长韧性较强,结构呈现分化. 上半年进口物流总额8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8%,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.9个百分点. 我国进口实物物流规模整体稳中有升,展现出较强的韧性.
为保证物流运行的顺畅,降低成本,相关政策逐步见效. 上半年,随着上游需求稳步恢复,物流供给同步增量提质. 多个部门相继出台了保畅通、降成本的政策,取得了显著成效. 物流运行成本稳中有降的态势进一步加强.
交通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,不仅连接着生产与消费,还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强力支撑. 在2023年上半年,我国物流需求整体呈现温和复苏的态势,社会物流总额超过160万亿元,物流运行整体呈企稳趋好的发展状态。未来,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供应链的逐步完善,交通物流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,促进经济回升向好. .